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体验:突然一下,皮肤上会长出一些小肉疙瘩,这些小肉疙瘩虽然不痛不痒,却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无形的压力,生怕是不是自己的健康出现了问题。
5岁的乐乐(化名)持续低烧、吃不下饭、喊全身疼,脖子上还鼓起一个不起眼的“小疙瘩”。起初,妈妈以为只是普通炎症,没想到这竟是癌症晚期的信号!
最终,乐乐被确诊为凶险的 神经母细胞瘤(晚期),癌细胞已悄然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和骨骼。一个看似普通的“小疙瘩”,背后却藏着如此凶险的疾病,让乐乐的家人几近崩溃。
淋巴结肿大示意图,非本案例
01
医生提醒:
不痛的淋巴结肿大,反而更需警惕
日常生活中,孩子甚至大人身上出现淋巴结肿大很常见,多数由感冒、嗓子发炎等普通感染引起。医生介绍,淋巴结肿大本身不是病,而是一个信号!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例如:
展开剩余86%版权库图片
1. 细菌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牙龈炎、中耳炎、鼻炎、头颈部皮肤脓疱疹等); 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风疹、幼儿急疹、手足口病、EB 病毒感染、猫抓病等通常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原发感染症状)。
2. 身体免疫反应
疫苗接种(如卡介苗接种后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能轻度肿大); 早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 但通常会伴有其他特征性症状(如持续高烧、皮疹、眼睛红、关节肿痛等)。
3. 其他少见但需警惕的原因
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比如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质地通常较韧,表面相对光滑,早期活动度通常较好,无痛或轻度压痛,随着病情发展肿大淋巴结可能融合成团); 实体肿瘤淋巴结转移(比如鼻咽癌、肺癌等的淋巴结转移,这类肿大淋巴结质地通常较硬,表面可能不光滑,活动度较差,容易与周围组织固定粘连,早期可无痛,后期压迫或侵犯神经时可疼痛)。
如果发现自己也出现了淋巴结肿大
如何简单判断是肿瘤引起的
还是普通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呢?
1. 不痛的淋巴结
淋巴瘤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在初期没有其他感官不适,而由炎症感染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多伴有疼痛感,皮肤发红,触摸时会感觉皮肤温度偏高。
2. 持续存在肿大
肿大的淋巴结会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没有因为抗炎等治疗后消退。
3. 肿块逐渐长大
当发现浅表无痛性淋巴结在短期内增大一定要高度重视。
4. 等大等圆肿大
如果触摸淋巴结其形状长径和短径差异相当,呈“等大等圆”的表现,且没有任何痛感,则需高度警惕淋巴瘤;而炎症引起的肿大淋巴结多为“长条形”表现。
5. 肿块质地较韧
比如淋巴瘤引起的肿大淋巴结质感很强韧,触摸的感觉和触摸鼻尖的感觉几乎一样;而炎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触摸质感和触摸嘴唇柔软度相似。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多见于实体肿瘤所致淋巴结转移。
版权库图片
所以,一旦发现淋巴结肿大持续存在、进行性增大且不痛不痒,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02
危险的小疙瘩具有4个特点
如果身体上其它部位出现的肉疙瘩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我们应当警惕其可能的恶性变化:
1. 体积较大
肉疙瘩的尺寸超过1 cm,那么不良可能性显著增加。
2. 增长较快
肉疙瘩持续增大,尤其是迅速增大的情况,更可能是恶性的。
3. 质地较硬
一般来说,质地柔软或囊性的肿块更倾向于良性,而质地坚硬、固定或实性的肿块更有可能是恶性的,但不能仅凭此得出结论。
4. 边界不清
良性肿瘤通常具有清晰的边界,并且能够活动;而恶性肿瘤的边界多数不清晰,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融合,活动度较差。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确定肿瘤的良恶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组织活检(首选穿刺活检)。
03
这4种“小疙瘩”尤其当心,或有癌变风险
1. 黑色素瘤
即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其致死率非常高,达到45%~50%。黑色素瘤通常以黑色小肿块的形式出现,有时是由原本良性的痣恶变而来。一般来说,如果你的痣出现以下变化,应当警惕可能是癌症的迹象:
图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
不对称:痣的外观出现不对称的变化,可以肉眼可见的分支等。
边界不规则:良性痣的边缘通常整齐、圆润,而黑色素瘤的边界模糊不清,常呈现扇形、锯齿状等形态。
颜色多样化: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但也可能呈现褐色、棕色甚至白色等多种不同颜色,且颜色深浅不一、混合在一起。
直径变化:在2岁之前,大于10厘米或者大于20厘米的黑痣,恶变的概率特别高;45岁以后,新长出来的黑痣如果直径大于3毫米,也需要提高警惕。
皮损渐进性隆起: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瘤体可能会逐渐隆起,表面粗糙,有鳞状或片状脱屑。
2. 乳腺肿瘤
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但单凭肿块判断是否为乳腺癌有些武断,也有可能是乳腺良性肿瘤。
图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
如果乳腺肿块较硬、活动度差,皮肤出现褶皱,乳头凹陷,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一般没有疼痛,那么应当高度警惕乳房肿块的恶变。
3. 泪腺肿瘤
通常表现为眼眶外上方的硬性肿块,无法推动,且疼痛明显。如果这个肿块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可能是泪腺肿瘤,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图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
对于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出现的生长迅速且伴有明显疼痛的眼眶周围肿瘤,要小心泪腺囊样腺癌。
泪腺囊样腺癌多见于女性,患者常伴有明显的头痛,眼眶周围和结膜水肿,患侧眼球会逐渐向前内下方突出,常伴有复视、上睑下垂等症状。
4. 尖锐湿疣
是一种由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下身、私处或肛门周围出现柔软、粉红色、菜花状或乳头状的“肉疙瘩”,同时可能伴有瘙痒、灼痛感,甚至有渗出、糜烂、破溃。
图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
如果不重视尖锐湿疣,它不仅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还可能发生恶变。
外阴、宫颈和肛周的尖锐湿疣中有5%~10%会在一段时间后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正确处理尖锐湿疣的方法包括每天外用4次干扰素凝胶,隔日点涂咪喹莫特。
同时,要注意清洁衣物和床品,使用开水烫洗,并将其暴晒在阳光下。此外,定期复诊也很重要。如果疣较大,可能需要结合冷冻或手术切除,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来源:健康河南
编辑:石小康
发布于:北京市嘉正网配资-股票按月配资-配资代理平台-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