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3日,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急剧升温,美国联合多个盟友发起了大规模军演——“护身军刀2025”,参演的国家多达19个,总兵力超过3.5万,飞机超过300架。演习的主要地点设置在澳大利亚北部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规模之大令人震惊,这不仅是简单的军事训练,堪称是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要地摆开阵势,尤其是堵住了南海与西太平洋的航道,显然意图不言而喻。演习的参与国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日本等多个国家,兵力和战力集结如此之多,紧邻中国,明显引发了周边国家的关注和警惕。
根据澳洲国防部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消息,此次演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各国的合作能力,提升两栖登陆、空降作战及火力打击等方面的实战能力,并特别强调快速部署到西太平洋的能力。然而,无论如何,眼前如此规模庞大的集结和军事演习,明显带有针对性,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很多人不禁联想到,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无疑是其中的焦点。
展开剩余71%这次军演是历年最大规模的一次,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演习期间共有超过4万名人员参与,包括观察员国。演习从7月13日持续到8月4日,地点包括昆士兰北部、达尔文港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埃地区。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了这次演习,法国、德国、印度等国也派遣了部队参与,荷兰和挪威的特种部队也加入了其中,韩国和日本的海军舰艇则在海上进行巡航。在菲律宾,美军首次在当地发射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导弹射程覆盖南海及中国沿海区域。这一系列动作,让人感觉西太平洋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从演习的具体内容来看,不仅是常规的兵种演练,更有新的武器展示,例如美军首次在海外部署的暗鹰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目标指向海上目标,取得了成功击中。印度部队也首次大规模参与演练,空降兵从C-17运输机跳伞,而英国的航母打击群在海上执行任务。新加坡海军操作无人艇,泰国海军舰艇航行在海面上。这些国家平时并不常有如此频繁的联合行动,而这次全员出动,显示出美国在拉拢盟友、展现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方面的决心。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指出,这次演习主要是为应对地区安全挑战,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安全挑战”指的便是中国在西太平洋日益增强的存在。尤其是当美国海军舰艇的数量被中国海军赶超,东风导弹的射程足以覆盖西太平洋,原有的岛链防线已然不再有效,甚至美军的航母在出动率上出现了下降,这令美国在未来的亚太战略中更加焦虑。2025财年,美国的国防预算达到了创纪录的8952亿美元,其中把中国列为主要安全挑战,明显表现出美国依赖军费支出来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
面对这一切,中国绝不坐视不管。解放军海军派遣舰艇编队前往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联合俄军开展了“海上联合2025”演习。这次演习的目的是为了共同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应对西太平洋的安全威胁。演习从8月1日开始,持续至3日,内容涵盖了援潜救生、联合反潜、防空反导以及对海作战等多项科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俄方的救生船与中国潜艇的模拟对接演练,表明中俄两国在军事信任上的紧密合作。演习结束后,双方舰艇并未立即解散,而是联合编队继续深入太平洋,传递出强烈的信息:太平洋不是任何国家的私有水域,全球范围内的海上通道应当由多国共同维护。
在国际层面,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局势正变得愈发复杂。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不仅针对中国,也意图对俄罗斯和朝鲜形成一定威慑。美国对俄乌战争态度的变化,尤其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后的调整,更让中国警觉,因为一旦俄乌战事结束,美国的注意力可能会转移到亚太地区。与此同时,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分歧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在对中国支持俄罗斯的指控上,这些都让中俄两国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通过这些系列演习与军事合作,中俄正在深化彼此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的能力,特别是在太空、海洋等关键领域的合作。中国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反应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太空领域的角力中,挑战美国在太空军力上的扩张。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反对战场化,力求通过合作共赢来维护全球稳定。
总之,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局势日益复杂,参与大国博弈的国家越来越多。面对外部压力,中俄的紧密合作无疑是对这一局势的强有力回应。未来,类似的合作将可能增多,尤其是在保护重要海上通道的战略上,更多国家的参与必将是平衡力量、避免单方面主导的关键。而这些变化,无疑对全球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发布于:天津市嘉正网配资-股票按月配资-配资代理平台-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