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高龄失能老人已经超过了16万,为满足老人们居家养老的需求,北京探索通过设置家庭养老床位等方式,将专业照护服务送到老年人家中,今年将计划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同时,北京还将持续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让高龄、失能老人享受到更多居家照护服务。
武利给杜爷爷进行康复训练/记者拍摄
上午9点半,海淀区柳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养老照护师武利,上门给92岁失能失智的杜爷爷进行每周一次的康复训练。杜爷爷多年前因脑卒中卧床,4年前,家人给杜爷爷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儿子、儿媳、女儿轮番照料老人。但随着老人年龄增长,又出现了失智的情况,家属照料越来越吃力。
杜爷爷的儿媳王女士说,养老驿站提供的专业康复服务,帮了他们大忙。“老人患病以后,我们也就能给他捏捏腿啊之类的,像专业的应该从哪锻炼我们不清楚。现在通过社区养老驿站经常上门给做机能锻炼,老人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了,能坐起来了。他们也经常指导我们专业的动作,怎么帮助老人恢复身体越来越好。”
展开剩余73%老人家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记者拍摄
养老照护师武利是个00后,毕业于北京劳动保障学院养老服务专业,老人们见到她就像见到孙女一样亲切。武利刚接触杜爷爷时他对康复训练很抵触,但现在常盼着武利到家里来。武利也把更专业的照护技能教给家属,让他们照顾得更加顺手。
武利说,第一次去的时候,杜爷爷说“我不喜欢动,别带着我做这些东西了,没用。”她每次去都会逗爷爷开心,爷爷就说“那我跟着你们动一动吧”“看来动一动还是有用的”。后来再带着爷爷做一些认知活动,比如说问现在是什么季节,给他指身上的半袖,爷爷就会明白过来现在是夏季,这样慢慢地带着他,老人的脑力活动就会跟上来。之后她再教家庭照顾者照护技能,因为平常大多数都是保姆阿姨去给爷爷做照护,教她怎么去给爷爷翻身,去做一些康复训练。
武利给老人剪指甲/记者拍摄
武利所在的柳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019年成立,服务覆盖柳浪镇周边6个社区, 惠及约1.4万居民和家庭。依托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签约管理机制,驿站将居家医养、康复护理、适老化改造、照护培训等专业服务延伸至家中。
柳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郭蕾介绍,这里主要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清洁、床上擦浴、餐食制作、床上肌力训练、认知训练、小时型的喘息服务在内的一系列的内容。 截至今年5月,柳浪驿站签约服务家庭养老床位309张,其中,重度失能老人179人、中度失能老人103人。今年1至5月累计入户2057次,提供各类单项服务3.7万人次。
为老人提供床上擦浴服务/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去年全市新增家庭养老床位9829张, 今年还将新建2000张家庭养老床位。通过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更丰富、更专业的普惠居家养老服务。
北京市养老服务事务中心副主任职嘉男说,民政部门调查了区域老年人的各类需求,组织市场主体提供包括7大类158项的养老服务供给。在街道、乡、镇层面,建设集养老服务的供需对接、集中养老、居家养老等各种养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体。以区级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道、乡、镇层面的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整合辖区内的各类养老服务驿站、专业养老服务商来形成养老服务的一张网。今年计划再系统地完善养老服务政策,进一步完善区级养老服务中心的指导办法,农村养老服务的若干措施等。
为老人上门理发/受访者供图
内容来源:记者 苏婉 编辑 王琛琛 主编 程艳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发布于:北京市嘉正网配资-股票按月配资-配资代理平台-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