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侣的双面情绪】
“他对待客户比对我还有耐心,可明明我才是他最亲的人啊。”“我老公和同事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的,对我却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少人对陌生人客客气气,可一回家对爱人就变得吹毛求疵。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对方爱得不够深,或者性格上有缺陷,但实际上背后有更深的心理因素——这些人大多没能形成健康的“本真自我”,只能用“伪装自我”来与外界打交道,却把最真实的情感都留给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双重态度的根源:被压抑的真实自体】
心理学上认为,人其实有两个不同的“我”:一个是本真的自我,另一个则是伪装出来的自我。
真实的自我就是你原本的模样,清楚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能畅快地抒发喜悦或悲伤;而虚假的自我则如同一个“防御罩”,是因适应外界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会察言观色,按他人的期望行事。
2023年出了则挺有代表性的社会事儿,上海有个公司高层,在公司里一直文质彬彬,脾气特好,客户再怎么刁难他都能陪着笑脸,下属要是出了错,他也总是细心地教他们怎么改。
一回到家他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妻子汤做咸了点他就大发雷霆,孩子稍微哭两声他就摔碗砸盆。
老婆实在忍不下去要离婚,他却觉得特别冤:"我每天在外累得要死,回家还不能歇会儿?"他并非有意伤害家人,只是在外扮演太久的好人角色,早已耗尽了所有精力。
对外面的人客气,是想保住自己的好名声,怕惹客户不高兴丢了生意,怕下属不听话搞砸了团队;对家里人发火,是因为在外面憋得太久,真实的自己终于能“冒个头”,那些在外面没法释放的烦躁和累,全冲着家里人发泄出来了。
有位朋友曾讲过自己的事儿,她母亲对邻居总是特别热心,哪家有困难都积极去帮,但对她自己却要求特别严。
她考了98分,妈妈却抱怨:"离满分还差两分呢";她想参加绘画班,妈妈却泼冷水:"搞这些不实际,还是专心学习吧"。
后来她才明白,原来外婆以前对待妈妈也是这般,只有妈妈考了第一名、乖巧又懂事,外婆才会开口夸上几句。
妈妈小时候得靠表现得出色才能得到关爱,时间一长,就把真实的自己给藏起来了。长大后,她也就只会用挑刺儿的方式跟家人相处,因为她压根儿没学过怎么真心实意地表达关心,怎么包容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
【真实自体的养成】
想在亲密关系中避免“双标”,关键得培养出健康的真实自我。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曾说,孩子小时候能否形成真实的自我,全看父母是否懂得“情感回应”。
“镜映”指的是当孩子流露出情绪时,父母能精准地给予回应,并认同孩子的感受。就像孩子摔倒疼了哭起来,父母说“是不是摔疼了呀?让妈妈抱抱就不疼啦”,这就是镜映;可要是父母说“这么点小事都哭,太没出息了”,那就是在否定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了。
2022年,北京一家心理研究机构开展了一项调研,对100对相处融洽的夫妻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他们小时候大多有过被“模仿回应”的体验。
有位被采访的人提到,她儿时养的小兔去世了,哭得非常厉害,她妈妈没讲“别哭啦,再给你重新买一只”,而是把她搂在怀里说:“妈妈懂你有多喜欢那只小兔,它不在了,你心里肯定不好受。”
妈妈这次的回答,让她明白感到伤心没什么大不了,情绪也是能被理解的。
后来她成了家,丈夫工作上碰了钉子,回家就爱发火,她从不跟丈夫争执,而是温柔地说:“看你今天这么累,心里肯定不好受吧。”丈夫一听,火气马上就消了。
但那些从小没得到过父母认同的孩子,就很难有这样的勇气。有位读者曾留言,她小时候考试考砸了,不敢告诉爸爸,结果爸爸知道后,不问青红皂白就骂她“没出息”。
如今她和丈夫一吵架,要是丈夫来一句“你别这么不讲理”,她立马就会炸毛,因为这话和当年爸爸骂她时一模一样,那些憋了好多年的委屈一下子就涌了出来,结果小打小闹就变成了大吵大闹。
好比学说话那样,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成长的人,会自然而然地用温和的语气与人交流;而在不断被否定的环境中长大的人,往往只会用挑刺、责备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
【自我改善的路径】
要是你发现自己也存在“对别人和和气气,对爱人却很挑剔”的情况,先别急着自责,这并非你不够优秀,而是童年时期的经历束缚了你表达情感的能力。
若想做出改变,核心在于学会“自我映照”,即自己充当自己的“贴心父母”,弥补儿时缺失的肯定与包容。
那到底该怎么行动呢?不妨先从这两件简单的事儿做起。第一件就是“感知情绪”,要是你对另一半发了火,别急着懊悔或者埋怨自己,试着对自己讲:“我刚才冲他发火了,是不是心里有啥委屈没讲出来呀?”
假如你老公把你们的纪念日给忘了,你气得跟他吵了一架。但吵完之后,你可以仔细想想,你生气其实不单单是因为他忘了这个日子,而是觉得“他根本没把我放在心上”。你得把心里这个真实想法找出来,下次就直接跟他说:“你把纪念日忘了,我有点儿不开心,我希望你能更在意我们的纪念日。”别老是用发火的方式来表达。
第二点是要“接受不完美”,不少人对另一半要求严苛,实际上是对自己要求太严。
有位网友说,自己以前老是抱怨老公不讲究,衣服到处丢、袜子也不洗,后来才明白,原来是怕别人背后议论“你老公这么不整洁,都是你这个老婆没做好”。
她渐渐试着接受自己并非“完美妻子”的事实,也慢慢接受了丈夫并非“完美老公”的现实,结果她老公反倒不好意思再不修边幅,主动整理起家务了。
2021年有条消息,深圳有位女士靠自我反思调整了和丈夫的相处模式。以前她老爱对丈夫吹毛求疵,丈夫做饭她觉得难吃,丈夫做家务她又觉得不干净。
后来她养成了写“心情记录”的习惯,每天记下自己冲老公发火的原因,渐渐地她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在把工作的压力撒在老公身上。
她每天都会安慰自己:“今天干活真累,但你已经尽力了。”也会对老公讲:“最近我工作上的压力特别大,要是我冲你发火了,那真不是因为你不好。”
真没想到,她变了之后,她老公也跟着变了,现在老公会主动关心她工作累不累,还问她要不要帮忙捏捏肩膀,两人比刚结婚那会儿还更甜蜜了。
【真实的爱,从接纳真实的自己开始】
其实,我们怎么对待另一半,就反映出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你对他要求那么严,是因为你接受不了自己有缺点;你对别人总是客客气气,是因为你不敢把真实的自己露出来。
真正的亲密关系,并非要求你时刻保持温柔、处处表现优秀,而是让你在彼此面前无需掩饰,不必做作,可以尽情地哭、畅快地笑,能大方承认“我有不足”,也能宽容接纳“你有缺点”。
改变或许不会一下子就实现,不过别急,就从今天起,多给自己些耐心,多包容自己一些。
当你懂得好好关爱自己,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变化,也接纳自己的缺点时,你自然会以温和的态度对待爱人,你们的关系也会愈发融洽、温馨。
要记得,真正的爱绝不是装出来的体贴,而是当你褪去所有伪装后,对方依然愿意拥抱真实的你,而你也同样愿意拥抱真实的对方。
希望你在恋爱中能坦然做自己,也能碰到那个无论你啥样都全盘接受的人,两人一起把生活过成双方都惬意的样子。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嘉正网配资-股票按月配资-配资代理平台-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