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缅甸军方领导人敏昂莱正在推动一场被广泛视为“骗局”的选举,目的在于通过这场充满争议的选举为其残暴的军事统治披上一层薄弱的合法外衣。这场选举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许多反对派和国际社会却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某些举动,尤其是在对缅甸军事政权的态度上,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战略意图的深度揣测。
自2021年缅甸军方发动政变以来,民选政府被推翻,军方接管了国家的控制权。如今,军方正全力为计划于今年12月至明年1月间举行的大选做准备,意图通过这次选举巩固其摇摇欲坠的政权并赋予其独裁统治更多的合法性。军政府希望通过这场选举摆脱国际压力,企图用“合法”面貌来掩盖其暴力和非法行为,然而,这场选举本身却充满了各种不公平和腐败的因素,使得其合法性备受质疑。
在另一方面,特朗普的举动也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最近解除了对缅甸军政府部分盟友以及相关企业的制裁,这一决定引发了联合国缅甸问题特别报告员的强烈谴责。特朗普此举被视为可能有意改善与缅甸军方的关系,尤其是在资源战略方面。尽管外界对特朗普是否真心支持缅甸军政府充满疑虑,但这一政策调整无疑为缅甸政权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外交支持。
展开剩余71%2023年7月31日,缅甸军政府取消了自政变以来实施的全国紧急状态,试图为即将举行的选举铺路。然而,军政府的这一举措充满了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宣布紧急状态解除的几个小时后,军方迅速在多个由反对派控制或正在争夺的城镇重新实施紧急状态,并宣布这些地区进入戒严状态。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暴露了军方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无法有效控制的残酷现实,也使得任何公平公正的选举几乎变得不可能。
去年的全国人口普查就是一个例子,军方在编制选民名单时遭遇了严重失败,无法全面统计所有地区的选民信息。军方仅在其控制区内成功统计了3200万人口,而在反对派控制或难以到达的地区,数据则是粗略估算。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使得军政府的选举公信力大打折扣。
此外,本周,军政府又出台了一项新的命令,将权力从军方总司令转交给国家元首,宣称这标志着缅甸开始回归“文官治理”。然而,这一看似重大的政治举措实则是一次拙劣的政治手段。权力的实质性转移并未发生,政变领导人兼军方首脑敏昂莱依旧保持代理总统职务,实际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面对这一政治荒诞剧,缅甸的反对派团体明确表示将全力抵制这场选举。联合国缅甸问题特别报告员也毫不客气地将这次选举定性为“欺诈”。对于缅甸人民而言,这次选举只是一个政治表演,根本无法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缅甸军方还试图利用特朗普政府对稀土资源的兴趣,作为改善与美国关系的筹码。自政变以来,缅甸北部的稀土开采活动大幅增加,而这一地区大部分处于反对军政府的克钦独立组织(KIO)控制下。去年底,克钦独立军成功夺取了两个重要的稀土矿区,并要求在出口税收上获得更多份额。对此,缅甸军方虽然一度关闭了边境,但很快便与克钦独立组织达成了新的税收协议,恢复了贸易。
据报道,目前已有两项提案提交给特朗普,寻求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缅甸的稀土资源。一个方案是直接与缅甸军政府进行谈判,另一个则是与克钦独立组织直接对话。这些提案可能包括特朗普政府在未来减少对缅甸的惩罚性关税,以此改善交易条件。然而,这些提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克钦独立军控制着这些稀土矿区,而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十分匮乏,且只有少数几条出口路线,其中大多数都处于缅甸军政府或其他民族武装组织的控制之下,风险极高。
稀土开采本身是一项污染严重、充满风险的产业,即使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的私营企业也不太可能愿意冒险参与这一项目,尤其是在一个混乱的战区。即使这些矿区的资源潜力巨大,想要通过中间渠道成功获取稀土资源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特朗普政府若试图减轻对缅甸军政府及其亲信的制裁,根本缺乏正当性。
最终,无论是特朗普政府的制裁政策,还是缅甸军方推进的选举,都无法掩盖缅甸政局中的深层次问题。缅甸的民众早已在每一次相对自由的选举中明确表态,他们不希望军队继续参与国家治理。如果缅甸军政府坚持举行此次选举,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政府,必须毫不犹豫地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将其视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民主闹剧。
作者简介:
亚当·辛普森,南澳大利亚大学国际研究高级讲师。
发布于:天津市嘉正网配资-股票按月配资-配资代理平台-开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